正度
基本解釋
正當的法度。 漢 荀悅 《申鑒·政體》:“以邪説亂正度。” 三國 魏 嵇康 《難宅無吉兇攝生論》:“行情性之所宜而合養生之正度。”《晉書·文帝紀》:“兼九伐之弘略,究五兵之正度。”
正朔與度量。《漢書·郊祀志上》:“ 漢 興已六十餘歲矣,天下艾安,縉紳之屬皆望天子封禪改正度也。” 顏師古 注:“正亦正朔。度,度量也。服色度量,互言之耳。”
成語(Idiom):正度
發音(Pronunciation):zhèng d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正確的衡量或評估一個事物的程度或大小。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正度是由“正”和“度”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正”表示正確、準確,“度”表示衡量、評估。正度的意思是正確地衡量或評估一個事物的程度或大小,不偏不倚地予以判斷。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正度常用于強調對事物的客觀評價和準確判斷。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對問題的分析、判斷和評估準確無誤,不偏不倚,尤其在需要客觀公正的場合下使用較多。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正度的故事起源尚無確切記載。根據相關研究,正度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周易·系辭上》中。由于正度的含義非常普遍,因此沒有特定的故事或典故與之相關。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正度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正”為形容詞,表示正確的意思;“度”為名詞,表示程度、大小。兩個字結合在一起,表示正確地衡量或評估一個事物的程度或大小。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問題的正度讓人佩服,總能給出準確的判斷。
2. 在社會科學研究中,需要運用科學方法進行正度,以得出客觀可靠的結論。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記住正度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量尺(度)上面有一個正字,表示這個量尺是正確的,可以用來準確衡量事物的程度或大小。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正直”、“正義”等。這些成語都與正確、準確、公正等概念相關,可以幫助豐富詞匯量和理解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教我們要正度自己的學習進步,不要只看別人。
2. 初中生:在歷史課上,我們要正度歷史事件的重要性和影響。
3. 高中生:寫作文時,要正度自己的語言表達和邏輯思維。
4. 大學生:在科研實驗中,要正度實驗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5. 成年人:在工作中,要正度自己的能力和責任。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能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記憶“正度”這個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