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傾
基本解釋
◎ 左傾 zuǒqīng
(1) [“Left” deviation]∶分不清事物發展的不同階段,在革命斗爭中表現急躁盲動的(左字常帶引號作“左”)
(2) [left-leaning progressive;be inclined towards revolution]∶政治思想進步的
反義詞
英文翻譯
1.(思想進步的) left-leaning; progressive; inclined towards the revolution
2.(盲動的) “Left” deviation
詳細解釋
(1).頹喪不振。 漢 劉向 《九嘆·逢紛》:“腸憤悁而含怒兮,志遷蹇而左傾。” 漢 蔡邕 《檢逸賦》:“情罔象而無主,意徙倚而左傾。”
(2).思想進步的。 魯迅 《且介亭雜文·中國文壇上的鬼魅》:“于是許多青年們……左傾者及其嫌疑者,以及這些嫌疑者的朋友們,就到處用自己的血來洗自己的錯誤。”
(3).在革命斗爭中表現急躁盲動的。一般寫作“‘左’傾”。 毛澤東 《農業合作化的一場辯論和當前的階級斗爭》:“事物在時間中運動,到那個時候該辦了,就要辦,你不準辦,就叫右傾;還沒有到時候,你要勉強辦,就叫‘左’傾。”
成語(Idiom):左傾
發音(Pronunciation):zuǒ qī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思想或行動偏向極端左翼,偏離中間立場,不符合實際情況。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左傾一詞源于馬列主義,最早用于描述共產黨內的思想傾向。左傾主義指的是過分強調階級斗爭、革命性和無產階級專政,忽視經濟建設和改革開放的思潮。左傾主義往往不顧實際情況,片面追求革命的極端手段和結果,容易導致社會不穩定和經濟發展的滯后。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左傾一詞在日常生活中也常用來形容個人或團體的思想、言行傾向偏激、偏離中庸之道,不符合實際情況。例如,在政治討論中,如果有人主張過于激進的政策,可以說他是左傾的;在工作中,如果有人過分追求極端的結果,不顧實際情況,也可以稱其為左傾。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傾一詞最早出現在20世紀初的中國共產黨內部。當時,中國正面臨革命和建設的任務,共產黨內部存在著一些過于激進的思潮,他們認為只有通過暴力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才能實現社會主義目標。然而,這種左傾思潮在實踐中遭遇了很多問題和挫折,后來被逐漸糾正。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左傾是由形容詞“左”和動詞“傾”組成的。其中,“左”表示偏向極端左翼,而“傾”表示偏離中間立場。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觀點太左傾了,不符合現實情況。
2. 這個政黨一直抱著左傾的思想,無法得到廣大人民的支持。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左傾理解為思想或行動偏向極端左翼,類似于一個人傾斜向左的姿勢。可以通過想象一個人不斷向左傾斜,來幫助記憶這個詞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左傾主義在中國歷史上的具體表現,以及對中國社會和經濟發展的影響。同時,也可以學習其他與政治相關的成語,如右傾、中庸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行為太左傾了,不符合班級的規定。
2. 初中生:這個政黨一直堅持左傾的思想,導致了一系列問題的發生。
3. 高中生:他的言論過于左傾,沒有考慮到社會的復雜性和多樣性。
4. 大學生:我們需要避免過分追求極端的結果,而是要堅持中庸的原則,避免左傾或右傾的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