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積年累月
發音(Pronunciation):jī nián lěi yu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長時間積累的成果或效益。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積年累月是由“積年”和“累月”兩個詞組成的,表示經過長時間的積累和累積所得到的成果或效益。這個成語強調了時間的積累對于取得成功或成就的重要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長時間努力、積累或經營而取得的成果,也可以用來形容長時間的積累和經驗。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積年累月的故事起源于古代中國的農耕社會。農民耕種莊稼需要經過長時間的努力和耐心,才能在積累了幾年、幾個月的時間后,獲得豐收的成果。這種農耕經驗被引申為人們努力工作、積累經驗和知識的象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詞組成,形容詞+名詞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經過積年累月的努力,他終于成功了。
2. 這個項目的成功是積年累月的努力的結果。
3. 只有積年累月的學習和實踐,才能成為一名優秀的專業人士。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積年累月”與長時間努力取得的成果聯系起來進行記憶。可以想象自己在積累了很長時間的學習和努力后,終于取得了成功的成果。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其他與時間、積累相關的成語,如“日積月累”、“一日千里”等,加深對時間和努力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每天堅持閱讀,積年累月成了一個讀書小能手。
2. 初中生(13-15歲):只有積年累月的練習,才能成為一名優秀的音樂家。
3. 高中生(16-18歲):積年累月的努力學習,是我考上大學的關鍵。
4. 大學生(19-22歲):只有積年累月的實踐和經驗,才能成為一名優秀的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