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日
基本解釋
[釋義]
(語)“無日不-”是“天天-”的意思,表示不間斷。
[構成]
偏正式:無(日
[例句]
他無日不在盼你。(作狀語)
英文翻譯
1.not a single day
詳細解釋
◎ 無日 wúrì
(1) [every day]∶沒有一天;表示時間不間斷
無日不思念故土和親人
(2) [soon]∶不日;不久
亡無日矣。——《左傳·僖公三十二年》
禍至無日矣。——《資治通鑒》
無日而非可死。——宋· 文天祥《指南錄·后序》
吾村亡無日矣。——清· 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禍至無日
(1).不日,為時不久。《詩·小雅·頍弁》:“死喪無日,無幾相見。” 鄭玄 箋:“死亡無有日數,能復幾何與王相見也。” 漢 劉向 《列女傳·殷紂妲己》:“不脩先王之典法,而用婦言,禍至無日。” 宋 蘇軾 《到惠州謝表》:“知臣老死無日,不足誅鋤。明降德音,許全餘息。” 楊沫 《不是日記的日記·開場白》:“我被國亡無日的愛國熱情所激蕩,所鼓舞。”
(2).無一日。猶言天天。《左傳·昭公三十二年》:“我一二親昵甥舅,不遑啟處,於今十年。勤戍五年,余一人無日忘之。” 唐 丘為 《泛若耶溪》詩:“無日不釣魚,有時向城市。” 清 姚鼐 《<食舊堂集>序》:“后遂與交密。居閒,蓋無日不相求也。” 毛澤東 《論持久戰》一:“身受戰爭災難、為著自己民族的生存而奮斗的每一個 中國 人,無日不在渴望戰爭的勝利。”
(3).遙遙無期。《晉書·趙至傳》:“攜手之期,邈無日矣。” 宋 蘇軾 《答孫志康書》:“今者北歸無日,因遂自謂 惠 人,漸作久居計。”
(4).沒有太陽。 唐 杜甫 《石龕》詩:“天寒昏無日,山遠道路迷。”
成語(Idiom):無日
發音(Pronunciation):wú r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沒有一天;每天都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表示沒有一天不做某件事,強調持續不斷的狀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于形容某種行為或狀態的連續性,也可以用于表示某種習慣或規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無日一詞最早出現在《后漢書·光武帝紀》中。當時,劉秀(即光武帝)在演武堂訓練士兵時,發現有一個士兵每天都自覺地練習,從不間斷。劉秀對他贊賞有加,便用“無日”這個詞來形容他的行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無日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無”和“日”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學習無日無夜,一直保持著高昂的學習熱情。
2. 她的工作態度一向認真負責,無日無夜地為公司付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無日”與“每天都”聯系起來進行記憶,強調“沒有一天不做某件事”的連續性。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時間、連續性相關的成語,如“日日夜夜”、“連日”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每天都認真完成作業,無日不做。
2. 初中生:他對籃球的熱愛讓他無日無夜地訓練。
3. 高中生:為了備考,她每天都堅持背單詞,無日不背。
4. 大學生:他在創業的道路上無日無夜地奮斗,終于取得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