遐方絶域
成語(Idiom):遐方絶域 (xiá fāng jué yù)
發音(Pronunciation):xiá fāng jué y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遙遠的地方,極其偏僻的地區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遐方指的是非常遙遠的地方,絶域表示非常偏僻的地區。這個成語形容某個地方非常遠離中心地帶,很少有人涉足。也可以用來形容某個事物非常罕見或獨特。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用于描述某個地方的位置非常偏遠,很少有人去的地方。也可以用來形容某個事物非常罕見或獨特,比如某種動物或植物只存在于某個特定的地區。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遐方絶域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淮南子·天文訓》一書中。這本書是中國古代的一部哲學著作,其中記載了很多關于天文、地理等方面的知識。遐方絶域在這本書中被用來形容極其遙遠和偏僻的地方。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遐方絶域是一個由四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遐方和絶域分別是兩個詞語的獨立部分,但它們在一起使用才能表達完整的含義。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小村莊位于遐方絶域,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存在。
2. 這種珍稀植物只生長在遐方絶域的高山上。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遐方絶域這個成語與遙遠的地方和偏僻的地區聯系起來。想象一個遙遠而偏僻的地方,很少有人去,這樣就能更容易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的地理知識,了解中國的邊疆地區和偏遠山區的特點和文化。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家住在一個遐方絶域的小山村,每天都要走很遠的路去上學。
2. 初中生:這個博物館里展示了一些只存在于遐方絶域的古代文物。
3. 高中生:這個科研團隊冒險到遐方絶域的沙漠中進行考察,發現了一種新的動物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