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屠子
成語(Idiom):浮屠子(fú tú zǐ)
發音(Pronunciation):fú tú z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言辭華麗而空洞,沒有實際內容或價值的言辭。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浮屠子是由“浮屠”和“子”兩個詞組成。浮屠,原指佛塔,后泛指佛教寺廟。子,在此表示小,表示“小佛塔”。成語中的“浮屠子”用來形容言辭華麗而空洞,沒有實際內容或價值的言辭。類似于空洞的花言巧語,沒有實質性的東西。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浮屠子一詞可以用來形容那些虛偽的言辭或者空洞的承諾。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用它來批評那些只會說空話,卻不會實際行動的人。比如,某人口若懸河地承諾要做某件事,但從來沒有實際行動,我們可以說他的話都是浮屠子。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浮屠子”最早出現在唐代文學家杜牧的《秋夕》一詩中:“浮屠子空言,高世虛譽。千金市骨,萬斛買空。”杜牧通過這首詩表達了對虛偽言辭的批評。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體詞為“浮屠子”,由兩個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承諾都是浮屠子,從來沒有兌現過。
2. 別聽他的空話,都是些浮屠子,沒有實際意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浮屠子”與虛偽的言辭聯系起來進行記憶。想象一個人站在一個華麗的佛塔上,高談闊論,但實際上他所說的都是空洞無物的,就像這個佛塔一樣虛偽。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如“花言巧語”、“空洞無物”等,來擴大對虛偽言辭的理解和運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說我們要好好學習才能考好成績,可是有些同學只是空口說說,都是浮屠子。
2. 初中生:政治家在選舉時總是講一些大話,其實都是些浮屠子,沒有實際行動。
3. 高中生:有些商家的廣告宣傳夸大其詞,都是些浮屠子,不可全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