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例
成語(Idiom):恒例(héng lì)
發音(Pronunciation):héng l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長期以來一直保持的慣例或規定。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恒例是由“恒”和“例”兩個字組成的。恒指長期、永久,例指規矩、規定。恒例指長期以來一直保持的慣例或規定,表示某種行為或活動在長期的實踐中成為了一種習慣或規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恒例通常用于描述某種習俗、傳統或規定,強調其長期以來一直保持不變的特點。可以用來描述各種場合下的慣例,如節日的慶祝方式、會議的議程安排、學校的規章制度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恒例一詞的起源較為普通,沒有特定的故事或傳說與之相關。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恒例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我們家,過年期間貼春聯是一個恒例。
2. 這個學校每年都會舉辦運動會,已經成為了一項恒例。
3. 參加婚禮時,送紅包是一個恒例的慣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常規”、“習俗”等詞語進行聯想來記憶恒例的含義。同時,可以通過與其他含有“恒”或“例”的成語進行類比,如“恒河倒掛”、“不可開交”等,以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恒例相關的成語,如“習以為常”、“成規模式”等,以擴展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每年過年都要貼春聯,這是我們家的恒例。
2. 初中生:學校每年都會舉辦運動會,已經成為了一項恒例。
3. 高中生:參加婚禮時,送紅包是一個恒例的慣例。
4. 大學生:每年學校都會舉辦畢業典禮,這已經成為了一項恒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