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行
基本解釋
(1).表白自己的行為。《楚辭·九章·惜往日》:“愿陳情以白行兮,得罪過之不意。” 朱熹 集注:“白,明也。自明其行之無罪也。”
(2).清白的行為。 明 呂坤 《答趙乾所稽勛書》:“真心可質天日,白行可格鬼神,此豈宇宙有雙品哉?”
成語(Idiom):白行
發音(Pronunciation):bái xí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白白地浪費時間或辛苦,毫無收獲。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白行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白”表示無效、沒有意義,而“行”表示行動。白行形容一個人做事不得要領,浪費時間和精力,最終沒有取得任何成果。這個成語強調了行動的目的性和效率的重要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白行通常用來批評那些做事不經思考、盲目行動或缺乏計劃性的人。它可以用于工作場景、學習場景、以及生活中的各種情境。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白行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寓言故事《愚公移山》。故事中,愚公為了讓自家門前的兩座大山不再擋住去路,決定每天挖山,希望能將山移走。盡管有人嘲笑愚公的行為毫無意義,但愚公堅持不懈地努力著。最終,上天被愚公的堅持和努力所感動,派來了神仙幫助愚公完成了他的目標。白行這個成語就是從這個故事中衍生而來的。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白行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其中“白”作為形容詞修飾“行”這個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項目我們已經白行了兩個月,還沒有任何進展。
2. 他每天都在網上游戲,完全是在白行時間。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白行”與浪費時間和辛苦無效的行動聯系起來進行記憶。可以想象一個人在無目的地行走,最終白白浪費了時間和精力,沒有達到任何目標。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時間管理和高效行動相關的成語,例如“事半功倍”和“一舉兩得”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昨天花了很長時間畫了一幅畫,但是老師說我白行了,因為畫得不好。
2. 初中生:我每天都玩游戲,但是我媽媽說我白行了,因為我沒有時間學習。
3. 高中生:我為了考試復習了很久,但是結果還是不理想,感覺自己白行了。
4. 大學生:我去實習了一個月,卻沒有學到什么實際的技能,感覺這段實習經歷白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