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絶
成語(Idiom):待絶
發音(Pronunciation):dài ju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等待絕望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待絶是一個由兩個詞語組成的成語,待指等待,絕指絕望。這個成語形容一個人在等待中感到絕望和無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待絶常常用于描述一個人在長時間的等待中感到無望和絕望的情緒。可以用來形容對某件事情的期望沒有實現,或者對某個人的到來一直沒有等到。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待絶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后漢書·陳蕃傳》中。陳蕃是東漢末年的一位忠臣,他因為忠于國家,被流放到邊疆。陳蕃一直等待著能夠重返都城,但是等待的時間越來越長,他感到絕望和無助。后來,這個成語就用來形容長時間等待中的絕望情緒。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待絶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結構簡單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醫院里等待手術結果,心情變得待絶。
2. 他等了兩個小時,但是對方一直沒有出現,他感到非常待絶。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待絶拆解為"等待"和"絕望"兩個詞語來記憶。將這兩個詞語聯系起來,形成一個意象,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待絶相關的成語,如"望梅止渴"、"盼望已久"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等待了很久,但是終于看到了爸爸回家,不再待絶了。
2. 初中生:考試前的準備時間很長,有時候會讓人感到待絶。
3. 高中生:等待大學錄取通知的過程中,我一度感到待絶,不知道結果會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