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艷
基本解釋
顯現出艷麗的容貌或色彩。 南朝 梁武帝 《東飛伯勞歌》:“誰家兒女對門居,開顏發艷照里閭。” 唐 李德裕 《鴛鴦篇》:“菖花發艷無人識,江柳逶迤空自春。” 宋 梅堯臣 《觀王氏書》詩:“先觀雍姬舞《六么》,妍葩發艷春風搖。”
成語(Idiom):發艷
發音(Pronunciation):fā y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容貌美麗動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指女子容貌美麗,令人稱贊。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女子的美麗,也可以用來形容景色、藝術品等的美麗。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后漢書·楊震傳》中,原文是“河南楊震,字季友,世謂其妻河南發艷”。后來,這個成語逐漸被廣泛使用。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她一身紅衣,容顏如花,真是發艷動人。
2. 這幅畫的色彩明亮,構圖精美,真可謂發艷之作。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成“發揚光大”,美麗的容貌就是發揚光大的表現。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形容美麗的成語,如“閉月羞花”、“傾國傾城”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她的新裙子真漂亮,穿上真是發艷!
2. 初中生:那個女生長得真美,簡直就像是發艷的仙女。
3. 高中生:這幅油畫的色彩運用非常出色,整個作品都散發著一種發艷的魅力。
【版權聲明】 本文為查字典網站原創文章,版權歸查字典所有。未經許可,禁止轉載、復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內容。違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