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精疲力盡
發音(Pronunciation):jīng pí lì jì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精神和體力都非常疲勞,沒有一點力氣和精力。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精疲力盡是由三個詞組成的成語,精疲指身體疲勞,力盡指力氣用完。這個成語形容一個人經過長時間的努力或操勞后,無論是身體上還是精神上都達到了極限,再也無法繼續下去。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精疲力盡常用來形容工作、學習或其他勞累活動后的疲勞狀態。可以用來形容工作過度緊張的白領、備考緊張的學生或者長期照顧病人的家屬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精疲力盡的故事并沒有明確的起源,但這個成語的意義和使用在古代文學中已經有所體現。例如,唐代詩人白居易在《長恨歌》中寫道:“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攬茞。”其中,“替余以蕙纕”就是形容他精疲力盡,無法繼續工作。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精疲力盡是一個由形容詞和動詞組成的成語,形容詞“精疲”用來形容動詞“力盡”。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考試前幾天,他天天通宵復習,最后精疲力盡地去參加考試。
2. 這個項目的工期緊迫,大家都精疲力盡地加班加點。
3. 她每天忙于工作和照顧家庭,精疲力盡地回到家只想休息。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精疲力盡”拆分為“精疲”和“力盡”兩部分記憶。想象一個人在工作或學習過程中,精力逐漸消耗殆盡,最終力氣也用完了,達到了精疲力盡的狀態。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學習更多與“精疲力盡”相關的成語,例如“筋疲力盡”、“精神疲憊”等,加深對疲勞狀態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她一天上了好幾節課,回到家已經精疲力盡了。
2. 初中生:我為了參加比賽,每天都要練習好幾個小時,最后精疲力盡地回家。
3. 高中生:期末考試前,我每天都在復習,考試結束時已經精疲力盡了。
4. 大學生:為了完成論文,我連續好幾天都熬夜寫,最后精疲力盡地交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