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股肱之力 (gǔ gōng zhī lì)
發音(Pronunciation):gǔ gōng zhī l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臂膀的力量,比喻親近的人或得力的助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股肱,指大腿和胳膊,比喻親近的人或得力的助手。股肱之力,即指親近的人或得力的助手的支持與幫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一個人在工作、事業或生活中得到他人的支持和幫助。也可以用來形容兩個人之間緊密的關系,彼此互相依靠。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論語·里仁》中有一則故事,孔子的學生子貢問他如何能夠取得政治上的成就,孔子回答說:“股肱之臣,未有不得而有騰達者也。”這句話表達了得力的助手對于一個人成功的重要性,后來演變成成語“股肱之力”。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股肱之力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這個項目中,他的合作伙伴是他的股肱之力。
2. 作為一名領導者,他深知股肱之力的重要性。
3. 他的妻子一直是他最堅實的股肱之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成“股肱”像是一個人的大腿和胳膊,這些部位是身體力量的來源。所以,“股肱之力”可以理解為得力的助手或親近的人給予的支持和幫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相關的成語,如“膝下有黃金”、“骨肉相連”等,來進一步了解人際關系和親情的表達。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爸爸是我最親近的股肱之力。
2. 初中生:老師是我們學習的股肱之力,沒有老師的幫助,我們無法取得好成績。
3. 高中生:朋友們在我遇到困難時給予了我很大的股肱之力,讓我重新振作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