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兆
成語(Idiom):惡兆
發音(Pronunciation):è zhà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預示著不好的征兆或不祥之兆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惡兆是指一些不好的跡象或預示,暗示著即將發生的事情可能會帶來不好的結果或不祥的影響。它常常用來形容一些預兆不好的情況或事件,讓人們提前警惕或采取行動以避免不利的后果。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惡兆常常在描述一些不好的跡象時使用,可以用來形容個人、家庭、社會或國家的不祥之兆。它可以用于各種場合,如故事、文章、演講、對話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惡兆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史記·漢書》中。據說當時有一位名叫李陵的大將軍,他在出征前做了一個噩夢,夢到自己被殺。盡管他的朋友們都勸他不要出征,但他還是決定前往戰場。結果,他在戰斗中被敵人殺害了。這個故事被人們用來形容預示不好的跡象或不祥之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惡兆由兩個漢字組成,惡(è)意為不好、不利,兆(zhào)意為預兆、征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場暴雨是風暴來臨的惡兆。
2. 他的病情惡化,是他身體健康的惡兆。
3. 這個事件可能是經濟危機的惡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使用聯想記憶法來記憶惡兆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黑暗的天空,閃電和雷聲預示著不好的跡象,就像惡兆一樣。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進一步學習關于成語的用法和故事,以豐富你的漢語知識。還可以學習其他與惡兆有關的成語,如惡有惡報、惡貫滿盈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12歲):他們聽到了奇怪的聲音,覺得這是惡兆,于是跑回家告訴媽媽。
2. 初中生(13-15歲):他的成績一直不好,這可能是他學習態度不端正的惡兆。
3. 高中生(16-18歲):這個城市的環境越來越糟糕,這是城市管理不善的惡兆。
4. 大學生(19-22歲):他們公司的業績一直下滑,這是市場競爭激烈的惡兆。
5. 成年人(23歲以上):他們的婚姻出現了危機,這可能是夫妻之間溝通不暢的惡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