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芟繁就簡
發音(Pronunciation):shān fán jiù jiǎ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對繁瑣復雜的事物進行簡化處理,去除繁雜的部分,保留核心要點。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芟,除去雜草;繁,繁雜;就,就是;簡,簡單。芟繁就簡原指除去茂盛的雜草,使莊稼能夠正常生長。引申為處理事物時,去除繁雜的部分,保留核心要點,使其變得簡單明了。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用于形容對復雜問題或瑣碎事物進行簡化處理的情況。也可用于指導學習方法,教育學生學會提煉問題的關鍵點,簡化學習任務。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天下篇》中有一則寓言故事:“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莊子曰:‘鯈之魚出游從容,是魚之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既已知吾知魚之樂,云何知吾不知魚之樂?’惠子曰:‘我固然不知子之知魚之樂,子固然不知我之不知魚之樂。固須知我者,非魚之樂也,乃吾之不知魚之樂也。’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既已知吾不知魚之樂,而且知其本,余之言非魚之樂與?’所謂‘芟繁就簡’,莊子的意思就是說,不要人云亦云,要自己去思考,去除繁雜的想法,找到事物的本質。”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短語,動詞“芟”為主要動作,賓語為“繁”。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寫作時,要善于芟繁就簡,用簡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
2. 解決問題時,要學會芟繁就簡,找到問題的關鍵所在,避免陷入無謂的細節糾纏。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成語“芟繁就簡”與莊子的寓言故事聯系起來,想象莊子與惠子在濠梁上的對話情景,幫助記憶成語的含義和用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莊子的哲學思想,了解他對于人生、自由、自我認知等問題的獨特見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做作業的時候,會把問題芟繁就簡,先解決簡單的題目。
2. 初中生:學習知識很多,但我們要學會芟繁就簡,抓住重點,提高學習效率。
3. 高中生:考試前,我會對復習資料進行芟繁就簡,將重要的知識點整理出來。
4. 大學生:在研究課題時,要善于芟繁就簡,去除無關的數據,找到問題的核心。
5. 成年人:工作中,我們需要學會芟繁就簡,簡化流程,提高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