陬落
陬落(zōu luò)
發音(zōu luò)
基本含義:形容人或事物失去了往日的光彩,衰敗落寞。
詳細解釋:陬,本義是山腳下的平地,引申為低洼地帶。落,本義是下降,引申為失去、衰退。陬落意指人或事物失去了往日的光彩,衰敗落寞。
使用場景:常用于形容人的容貌、精神狀態或事物的狀態。
故事起源:《晉書·祖逖傳》中有一則故事,祖逖曾任職于晉朝的官員,因為不滿當時的政治腐敗,他辭去了官職,隱居在山野中。有一天,他在山腳下的平地上看到一位過路人,他的衣著破舊,容貌憔悴,精神萎靡不振,祖逖感嘆道:“這個人真是陬落啊!”后來,人們就用“陬落”來形容人或事物失去了往日的光彩,衰敗落寞。
成語結構:形容詞+形容詞。
例句:
1. 他曾經是個風華絕代的人物,如今卻陬落不堪。
2. 這座城市曾經繁榮富饒,如今卻陬落一片。
記憶技巧:可以聯想“陬”字的讀音“zōu”與“走”字的讀音相近,想象一個人在走路時不小心跌倒,失去了往日的風采,變得陬落不堪。
延伸學習:可以了解其他與“陬落”意義相近的成語,如“頹敗不堪”、“黯然失色”等,進一步豐富自己的詞匯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他的小狗生病了,看起來很陬落。
初中生:他原本是個才華橫溢的學生,可是因為家庭的變故,他變得陬落不堪。
高中生:這個城市曾經是經濟繁榮的代表,如今卻陬落一片,人心惶惶。
【版權聲明】 本文為查字典網站原創文章,版權歸查字典所有。未經許可,禁止轉載、復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內容。違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