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戎
基本解釋
我國古代西方戎族之六部。《周禮·夏官·職方氏》“五戎六狄” 鄭玄 注引《爾雅》曰:“九夷、八蠻、六戎、五狄,謂之四海。”按,今本《爾雅·釋地》作“七戎”。 邢昺 疏:“《風俗通》云:‘斬伐殺生,不得其中。戎者兇也,其類有六。’ 李巡 云:‘一曰 僥夷 ,二曰 戎央 (一作 戎夷 ),三曰 老白 ,四曰 耆羌 ,五曰 鼻息 ,六曰 天剛 。’”后用以為西方民族之通稱。《漢故谷城長蕩陰令張君表頌》:“南苞八蠻,西羈六戎,北震五狄,東勤九夷。”《敦煌曲子詞·望江南》:“ 曹公德 為國託西關,六戎盡來作百姓。壓壇 河 隴 定 羌 渾 ,雄名遠近聞。”
成語(Idiom):六戎 (liù róng)
發音(Pronunciation):liù ró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古代中國的六個少數民族,也泛指邊疆地區。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六戎,指古代中國的六個少數民族,包括羌、夷、戎、狄、蠻、越。這六個民族分布在中國的邊疆地區,與中原地區的漢族有所不同,因此被泛稱為六戎。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六戎常用于指代邊疆地區或少數民族,也可用于形容邊疆地區的風土人情、文化特點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六戎一詞最早出現于《左傳·僖公二十四年》記載的戰國時期的故事。據傳,晉國的國君僖公在戰爭中戰勝了六個少數民族的聯軍,這六個民族就被統稱為六戎。這個故事成為六戎一詞的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六戎為名詞性成語,常用作主語或賓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邊疆地區的文化多元,六戎風情各具特色。
2. 這部紀錄片展現了六戎地區的壯麗風光。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六戎這個成語。將六個少數民族的名稱與六戎進行關聯,例如羌(強)、夷(移)、戎(容)、狄(迪)、蠻(慢)、越(約),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幫助記憶六戎這個成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六個少數民族的歷史、文化和地理信息,了解更多關于中國邊疆地區的知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地理課上學到了六戎是指古代的六個少數民族。
2. 初中生:我們組織了一次社會實踐活動,去了六戎地區體驗不同的文化。
3. 高中生:歷史課上老師講到了六戎與中原地區的漢族的關系,很有意思。
4. 大學生:我對六戎地區的民俗文化很感興趣,準備做一份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