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糙
基本解釋
干燥而粗糙。 丁玲 《奔》:“太陽這時已經從每一個窗口投了大片的陽光進來,因為車身的震動,在那些干糙的臉上和臟的布衣上跳躍的蕩著。”
成語(Idiom):干糙(gān cāo)
發音(Pronunciation):gān cā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事物干燥粗糙、不光滑的狀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干糙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物體表面的質地粗糙、干燥。它常用來形容皮膚、木材、紙張等物體的狀態,表示其不光滑、不柔軟的特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干糙這個詞語可以用在各種日常生活場景中。比如,形容皮膚干燥粗糙,可以說“她的手很干糙,需要多涂抹護手霜”。再比如,形容木材表面不光滑,可以說“這塊木板很干糙,需要打磨一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目前還沒有找到關于“干糙”的具體故事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干糙是一個形容詞,由“干”和“糙”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她的手很干糙,需要多涂抹護手霜。
2. 這塊木板很干糙,需要打磨一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類似含義的詞語進行對比記憶,比如“干糙”和“濕滑”相對應,前者表示粗糙、干燥,后者表示光滑、濕潤。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與干糙相反的詞語,比如濕滑、光滑等,以擴展詞匯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12歲):我的皮膚很干糙,需要多喝水。
2. 初中生(13-15歲):這個木頭桌子很干糙,需要用砂紙打磨。
3. 高中生(16-18歲):他的聲音聽起來有些干糙,像是長時間不說話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