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外史
成語(Idiom):米外史
發音(Pronunciation):mǐ wài sh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一個人只知道外面的事情,對內部事務一無所知。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米外史源自明代小說《水滸傳》中的一個故事。故事中,有個叫米鼠的人只知道外面的事情,對家庭內部的事務一無所知。因此,米外史成為了一個形容一個人只關心外面事物,對內部事務毫無了解的成語。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米外史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只關心外界的事物,對自己身邊的事情漠不關心。比如,你可以用這個成語來形容一個只關注國際新聞而對家庭事務不關心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米外史的故事源自明代小說《水滸傳》。在小說中,米鼠是一位只關心外界事務,對家庭內部事務一無所知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米外史是一個由三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米”表示米鼠的名字,而“外史”表示只關心外部事務的人。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個真正的米外史,對自己家里的事情一無所知。
2. 我們不能只關心外面的事情,要像一個好家庭成員一樣,了解家里的事務。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米鼠形象化,想象一個只關心外界事物的老鼠,來記憶這個成語。另外,可以將米鼠和外史兩個詞聯系起來,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水滸傳》和其他明代小說的故事,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理解米外史的含義。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只關心游戲和電視,真是個米外史。
2. 初中生:我媽媽總是忙于工作,對我們的事情一無所知,真是個米外史。
3. 高中生:我爸爸整天看新聞,對我們家里的事情不關心,簡直是個米外史。
4. 大學生:有些人只關心自己的個人發展,對社會問題漠不關心,真是一群米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