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甘
基本解釋
《后漢書·楊震傳》“雖有推燥居溼之勤” 李賢 注引《孝經·援神契》:“母之於子也,鞠養殷勤,推燥居溼,絶少分甘。”本謂分享甘美之味,后亦以喻慈愛、友好、關切等。《三國志·吳志·陸瑁傳》:“少好學篤義。 陳國 陳融 、 陳留 濮陽逸 、 沛郡 蔣纂 、 廣陵 袁迪 等,皆單貧有志,就 瑁 游處, 瑁 割少分甘,與同豐約。”《舊唐書·肅宗紀》:“問安靡闕,視膳無違;及同氣天倫,聯華棣萼,居嘗共被,食必分甘。” 清 方文 《重至姑孰訪王希文》詩:“君昔來江岸,分甘餉我親。”
成語(Idiom):分甘(fēn gān)
發音(Pronunciation):fēn g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共同分擔艱苦或困難。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分甘是一個形容詞性成語,由“分”和“甘”兩個字組成。分甘的基本意思是指共同分擔艱苦或困難。這個成語強調了團結合作和互助精神的重要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分甘一詞常用于形容團隊或合作伙伴之間共同面對困難,互相扶持,共同努力的情景。它可以用來形容朋友之間互相支持和共同分擔困難的關系,也可以用來描述同事之間共同應對挑戰的精神。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分甘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漢書·盧綰傳》中。故事中,盧綰是西漢時期的一位官員,他的妻子因病去世,他非常傷心。他的朋友王鳳安慰他說:“分甘共苦,互相扶持,共同面對困難,你不會感到孤單。”這個故事傳承至今,成為了形容團結互助精神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分甘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別是“分”和“甘”。這兩個字都是名詞,其中,“分”表示分擔,分配;“甘”表示甘甜,甘愿。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朋友之間應該互相分甘,共同度過困難時刻。
2. 在這個團隊中,大家分甘共苦,共同努力,最終取得了成功。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自己和朋友一起分擔一塊甜甜的蛋糕,共同面對困難時刻。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分甘相關的成語和詞語,如“同舟共濟”、“眾志成城”等,以加深對合作和團結精神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班同學之間都很團結,一起分甘共苦,互相幫助。
2. 初中生:參加集體活動時,我們班同學都能夠分甘,共同克服困難。
3. 高中生:在備考期間,同學之間相互分甘,共同努力,取得了好成績。
4. 大學生:在團隊項目中,我們共同分甘,共同進步,取得了很好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