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事
基本解釋
[釋義]
(名)專門負責某項具體事務的人員,如宣傳干事、人事干事等。〈外〉日語。
[構成]
動賓式:干|事
近義詞
詳細解釋
◎ 干事 gànshì
[work] 辦事
吃了午飯我們一塊去干事
◎ 干事 gànshi
[secretary in charge of sth.] 專門負責某項具體事務的人員
宣傳干事
人事干事
(1).辦事。《易·乾》:“貞固足以干事。” 孔穎達 疏:“言君子能堅固貞正,令物得成,使事皆干濟。” 高亨 注:“干是動詞,主持,主辦。”《三國志·蜀志·郤正傳》:“﹝ 郤正 ﹞及見受用,盡心干事,有治理之績。” 元 關漢卿 《謝天香》第二折:“老夫 錢大尹 ,昨日使 張千 干事,這早晚不見來回話。”《水滸傳》第二回:“﹝ 王進 ﹞吩咐道:‘你先吃了些晚飯,我使你一處去干事。’”
(2).謂辦事干練。《后漢書·景丹傳》:“ 丹 以言語為 固德侯 相,有干事稱,遷 朔調 連率副貳。” 唐 李肇 《唐國史補》卷下:“ 江南 有驛吏,以干事自任。” 宋 蘇軾 《與錢濟明》之五:“幼子 過 相隨,甚干事,且不廢學。”
(3).專門負責某項具體事務的人員。 魏巍 《東方》第六部第十三章:“他和 張干事 都同意在這里停留兩天。”如:聯絡干事;文娛干事。
成語(Idiom):干事(gàn shì)
發音(Pronunciation):gàn sh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勤勉努力,積極行動,盡職盡責地從事工作或事務。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干事是一個動詞短語,由“干”和“事”兩個字組成。其中,“干”表示做、從事,而“事”表示工作、事務。干事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一個人積極主動地投身于工作或事務中,勤勉努力,盡職盡責。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干事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人在工作中表現出積極主動、勤勉努力的態度。它可以用來描述一個人在任職期間,認真負責地完成工作任務,或者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不畏艱辛,堅持努力。這個成語常常用于表揚和鼓勵他人,也可以用來自我激勵。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起源并沒有具體的故事可言,它是根據漢字的本義和常用義進行組合而來的。漢字“干”的本義為“做、從事”,而“事”則表示“工作、事務”。因此,干事的意思就是從事工作或事務。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干事是一個動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個非常干事的人,總是盡心盡力地完成工作任務。
2. 只有那些勇于干事的人才能取得成功。
3. 作為一名領導干部,他時刻保持著干事創業的精神。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以下方法記憶干事這個成語:
1. 將“干”字與“做、從事”的意義聯系起來,表示積極行動。
2. 將“事”字與“工作、事務”的意義聯系起來,表示工作努力。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干事相關的詞語和成語,如“盡職盡責”、“積極主動”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像老師一樣干事,認真完成作業。
2. 初中生:我想在學校里擔任班級干事,為同學們提供幫助。
3. 高中生:我準備報名參加志愿者活動,給社區居民做一些實際的干事。
4. 大學生:作為學生會的一員,我要積極參與各項活動,做好干事工作。
5. 成年人:我在工作中一直是一個干事,努力完成公司交給我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