蹇偃
成語(Idiom):蹇偃
發音(Pronunciation):jiǎn yǎ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行動遲緩、態度消極、不積極主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蹇偃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蹇意為行動遲緩,偃意為消極、不積極主動。蹇偃形容一個人在行動上遲緩、在態度上消極,不愿意主動去解決問題或者迎接挑戰。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蹇偃常用來形容一個人在工作、學習或者生活中表現得懶散、懈怠、不積極。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組織或團隊的工作效率低下、行動遲緩。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蹇偃這個成語出自《漢書·蔡邕傳》。蔡邕是東漢末年的一位著名文學家,他的文章優美,才華出眾。但是他性格懶散,不善于處理實際事務。后來,有人問他為什么不去官場任職,他回答說:“我乃蹇偃之人,不適合做官。”從此,蹇偃成語就用來形容一個人行動遲緩、態度消極。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蹇偃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形容詞組成,形容詞的順序不可顛倒。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工作蹇偃,總是拖拖拉拉,不積極主動。
2. 這個團隊的效率很低,行動總是蹇偃,不能及時完成任務。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蹇偃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在行走的時候,蹇蹇磕磕碰碰,非常遲緩;偃偃仰臥在地上,完全沒有積極的姿態。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蹇偃相關的成語,如蹇驢技窮、蹇視高步等,加深對這個詞語的理解和應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學習態度蹇偃,不愿意主動去做作業。
2. 初中生:班里有些同學的參與度很低,總是蹇偃不愿意積極參與討論。
3. 高中生:他雖然成績不錯,但是在課堂上總是蹇偃,不愿意積極回答問題。
4. 大學生:他的實習表現蹇偃,缺乏主動性,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