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外十友
基本解釋
指 唐 初不拘世俗禮法的十位好友。《新唐書·陸馀慶傳》:“﹝ 餘慶 ﹞雅善 趙貞固 、 盧藏用 、 陳子昂 、 杜審言 、 宋之問 、 畢構 、 郭襲微 、 司馬承禎 、釋 懷一 ,時號‘方外十友’。”
成語(Idiom):方外十友
發音(Pronunciation):fāng wài shí yǒ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方外指的是離開塵世的世外桃源,十友指的是十位志同道合的朋友。方外十友形容在清凈寧靜的環境中結交的十位知己好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方外指的是遠離塵囂、繁忙的喧囂世界,進入一個寧靜的環境。十友是指互相欣賞、互相扶持的十位朋友。方外十友形容在寧靜的環境中結交的志同道合的朋友,彼此之間關系密切,情誼深厚。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方外十友常用于形容人們在遠離喧囂的環境中結交的知己朋友。可以用來形容一群志同道合、情誼深厚的朋友關系。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方外十友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漢書·藝文志》中。相傳,東漢末年,有一位叫張衡的文學家,在避亂逃亡途中,尋找到了一個僻靜的地方,遠離塵世的紛擾。在那里,他結識了九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探討文學藝術,互相扶持,彼此成為了真正的知己好友。后來,張衡又結識了第十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使他的“方外友人”達到了十位,于是有了“方外十友”這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方外”和“十友”兩個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我們在方外結交的十友,一起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樂。
2. 他們是我在方外結交的十友,我們一起研究詩詞,互相啟發。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方外十友”拆分成“方外”和“十友”兩部分記憶。方外可以聯想到遠離塵囂的環境,而十友可以聯想到結交的十位朋友。可以通過想象自己在一個寧靜的地方,與十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分享和交流,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張衡的生平和他的作品,以及其他與友誼相關的成語和故事,如“知己知彼”、“四友”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方外結交的十友,每天一起玩耍,互相幫助。
2. 初中生:他們是我在方外結交的十友,我們一起學習,共同進步。
3. 高中生:方外十友是我在遠離喧囂的環境中結交的知己好友,我們一起探討人生的意義。
4. 大學生:在方外結交的十友,陪伴我度過了大學時光,我們將繼續保持聯系。
5. 成年人:方外十友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朋友,我們互相扶持,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