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浪
基本解釋
月光。 唐 李商隱 《燕臺·秋》詩:“月浪衝天天宇濕,涼蟾落盡疎星入。” 清 陳維崧 《念奴嬌·丁巳中秋玉峰徐季重葉九來招飲三友園即席分賦》詞:“插天峭壁,被風(fēng)吹,月浪洗來逾緑。”
成語(Idiom):月浪
發(fā)音(Pronunciation):yuè là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月光在水面上波動搖曳的景象。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月浪是由“月”和“浪”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它比喻月光倒映在水面上,形成波浪狀的景象。這個成語形象地描繪了月光在水面上的美麗景色,給人一種寧靜、神秘的感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寫夜晚湖泊、河流等水域中的景色,也可用于修辭手法,比喻某種美麗而短暫的事物。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后漢書·李膺傳》中有一則故事,說李膺在瑯琊山上觀賞月亮,看到月光倒映在山下的波浪中,就寫下了“月浪”這個詞語。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漢字組成,沒有特定的詞序。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夜晚的湖面上,月浪蕩漾,景色十分美麗。
2. 春夜的江邊,明月高掛,月浪輕拍著岸邊的石頭。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lián)想月光在水面上波動的景象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自己站在湖邊,看著月亮的倒影在水面上形成波浪,感受到寧靜和美麗。
延伸學(xué)習(xí)(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其他與月亮、水相關(guān)的成語,如“月明星稀”、“水泄不通”等,擴展對漢語成語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xué)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xué)生:夜晚湖邊的月浪蕩漾,好像有很多小魚在跳舞。
2. 初中生:山間湖泊的月浪翻騰,仿佛進入了一個神秘的世界。
3. 高中生:月光灑在湖面上,形成了一片閃爍的月浪,美得讓人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