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厲
基本解釋
(1).風迅疾猛烈。 晉 張協 《七命》:“天凝地閉,風厲霜飛。”
(2).疾速。 漢 張衡 《南都賦》:“車雷震而風厲,馬鹿超而龍驤。” 李善 注:“風厲,言疾也。” 三國 魏 曹植 《七啟》:“騰山赴壑,風厲猋舉。”
(3).猶暴虐,暴戾。《宋書·百官志下》:“二千石不恤疑獄,風厲殺人,怒則加罰,喜則任賞,煩擾苛暴,剝戮黎元,為百姓所疾。”《官場現形記》第四七回:“﹝知府 卜瓊名 ﹞平時做官極其風厲,在街上看見有不順眼的人,抓過來就是一頓。” 鄭觀應 《盛世危言·吏治下》:“更有風厲之官不近人情,循良之吏反滋弊竇。”
(4).嚴厲。《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九二回:“思量要怎樣一個辦法,方可挽回,意思要專折嚴參幾個屬員,貌為風厲,或可以息了這件事。”
(1).示意、慫恿。《后漢書·樂恢傳》:“ 竇憲 因是風厲州郡迫脅, 恢 遂飲藥死。”
(2).鼓勵;勸勉。 宋 蘇軾 《<六一居士集>敘》:“賴天子明圣,詔修取士法,風厲學者專治 孔氏 ,黜異端,然后風俗一變。” 明 李東陽 《與方石先生書》:“蓋當習俗波蕩之餘,必得清德重望,乃可廉貪而立懦,所以培植根柢,樹揭幖幟,風厲天下,非分一署領一務者比。”《清史稿·禮志六》:“《祭法》,‘以死勤事則祀之’。於以崇德報功,風厲忠節。”
成語(Idiom):風厲浪大
發音(Pronunciation):fēng lì làng dà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比喻形勢嚴峻,困難重重。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風厲浪大是一個形容詞性成語,用來形容環境或情況非常嚴峻、艱難。風厲浪大的意思是比喻風勢或浪勢非常猛烈,形勢非常嚴峻,困難非常重重。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常用來形容困難重重的情況,比如在工作中遇到許多難題,或者在生活中面臨各種挑戰。也可以用來形容某個行業、市場或者經濟環境的困難和挑戰。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風厲浪大”最早出自《漢書·馬援傳》:“風厲浪大,將欲休兵,援以身先,破賊軍。”這個故事發生在東漢末年,馬援是劉備的將軍,當時他率領軍隊在江中與敵人激戰,風浪非常猛烈,情況非常危險。馬援面對形勢嚴峻,決定親自帶頭沖鋒,最終取得了勝利。后來,人們就用“風厲浪大”來形容困難重重的情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風厲浪大的結構是形容詞+形容詞+形容詞,表示程度很高。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項目的難度非常大,可以說是風厲浪大。
2. 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創業者面臨的困難真是風厲浪大。
3. 考試前的復習任務非常繁重,可謂是風厲浪大。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風厲浪大”與困難重重的情況聯系起來,想象自己在猛烈的風浪中奮力前行的場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困難、挑戰相關的成語,如“困獸猶斗”、“苦盡甘來”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這個數學題太難了,真是風厲浪大。
2. 初中生:考試前的復習任務非常繁重,可謂是風厲浪大。
3. 高中生:高考是一場風厲浪大的戰斗,需要付出很多努力才能取得好成績。
4. 大學生:找工作的過程充滿了風厲浪大,但只要堅持努力,一定能找到理想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