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雨
基本解釋
(1).飛飄的雨。 南朝 齊 謝朓 《觀朝雨》詩:“朔風吹飛雨,蕭條江上來。” 唐 王昌齡 《鄭縣宿陶太公館中贈馮六元二》詩:“飛雨祠上東,靄然 關中 暮。”
(2).驟雨。 唐 杜甫 《立秋雨院中有作》詩:“飛雨動華屋,蕭蕭梁棟秋。”
成語(Idiom):飛雨
發音(Pronunciation):fēi y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雨勢非常大,如同飛翔一般。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飛雨”是由動詞“飛”和名詞“雨”組成的,表示雨勢非常大,如同飛翔一般。形容雨水下得很猛烈,如同雨水飛舞一樣。通常用來形容雨勢非常大或下得很猛烈。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雨勢非常大的情況,可以用來描述暴雨、傾盆大雨等天氣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飛雨”的起源不詳,但它常常出現在古代文學作品中,如《紅樓夢》、《西游記》等。這些作品中描繪了大自然的景象,其中包括了形容雨勢大的情景,從而使得“飛雨”成為一個常用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外面下起了飛雨,我們不得不提前結束野餐。
2. 昨晚的飛雨把街道都淹沒了,交通癱瘓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飛雨”與雨勢猛烈的場景聯系起來進行記憶。可以想象雨水像鳥一樣飛翔,形成飛雨的場景。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天氣相關的成語,如“傾盆大雨”、“雷聲大雨點小”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12歲):今天放學的時候下起了飛雨,我回家都濕透了。
2. 初中生(13-15歲):昨天晚上突然下起了飛雨,我差點淋濕了。
3. 高中生(16-18歲):這個夏天真是熱,希望能下點飛雨,降降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