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賞
基本解釋
(1).樂于行賞。《左傳·襄公二十六年》:“古之治民者,勸賞而畏刑。” 杜預 注:“樂行賞而憚用刑。”《吳子·料敵》:“厚其父母妻子,勸賞畏刑,此堅陳之士,可以持久。”
(2).獎賞。《尉繚子·兵教上》:“凡明刑罰,正勸賞,必在乎兵教之法。” 唐 韓愈 《上宰相書》:“此所謂勸賞不必徧加乎天下,而天下從焉者也。” 宋 岳飛 《奏辭建節第四札子》:“方今戎馬侵擾,而誤恩若加於人,深慮名器不重,勸賞不實,何以厭服公議?”
成語(Idiom):勸賞(quàn shǎng)
發音(Pronunciation):quàn shǎ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勸說別人給予獎賞或報酬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勸賞是由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勸意味著勸說,賞表示獎賞或報酬。勸賞的含義是指通過勸說或建議,讓別人給予獎賞或報酬。這個成語強調了勸說的力量,通過勸說,可以使別人意識到給予獎賞或報酬的重要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勸賞這個成語通常用于形容勸說別人給予獎賞或報酬的情景。它可以用于商業談判、工作場合、學術交流等各種場合,以表達對他人付出的認可和鼓勵。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李斯列傳》中記載了一個關于勸賞的故事。相傳,秦始皇時期,有一個叫李斯的人,他在政務方面表現出色,但未受到賞識。有一次,李斯勸諫秦始皇應該給予有功之臣適當的獎賞,以激勵他們繼續為國家做出貢獻。秦始皇接受了李斯的建議,開始重視獎賞,從而促進了國家的發展。因此,勸賞這個成語就源自于這個故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勸賞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結構簡單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我們應該勸賞那些為公司做出杰出貢獻的員工。
2. 領導應該及時勸賞下屬,以激勵他們更好地工作。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勸”字與“賞”字進行關聯記憶。可以想象一個人在勸說別人給予獎賞的情景,或者將“勸”字和“賞”字的發音進行聯想,幫助記憶這個成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獎賞相關的成語,如“勸學”,“勸農”,可以幫助擴展對勸賞成語的理解和運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應該勸賞那些認真完成作業的同學。
2. 初中生:家長可以通過勸賞的方式激勵孩子更加努力學習。
3. 高中生:學校可以設立獎學金來勸賞那些優秀的學生。
4. 大學生:實習期間,勸賞是企業激勵員工的一種有效方式。
5. 成年人:在工作中,我們應該勸賞那些對團隊做出重要貢獻的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