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服
基本解釋
(1).沒有衣穿。《詩·衛風·有狐》:“心之憂矣,之子無服。” 毛 傳:“言無室家,若人無衣服。”
(2).古喪制指五服之外無服喪關系稱“無服”。《禮記·喪服小記》:“為父后者,為出母無服。無服也者,喪者不祭故也。” 宋 蘇軾 《寶月大師塔銘》:“ 寳月大師 惟簡 ,字 宗可 ,姓 蘇氏 , 眉山 人,於予為無服兄。”
成語(Idiom):無服
發音(Pronunciation):wú f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沒有服裝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指沒有穿衣服或裸露身體的狀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于形容人或事物沒有遮掩或隱藏,毫無保留地展示出來的情況。也可用于形容人或事物毫無顧慮地展示自己的真實面貌。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淮南子·人間訓》記載了一個關于無服的故事。相傳古代有個名叫子魚的人,他非常聰明,但對世俗的禮儀和習俗不以為然,經常裸體行走。一天,他遇到了一個名叫王鹿的人,王鹿非常佩服子魚的才華,但對他的行為感到困惑。于是王鹿問子魚:“你為什么總是裸體行走呢?”子魚回答說:“我認為衣服只是虛偽的遮掩,我寧愿展示真實的自己。”這個故事后來被用來形容沒有遮掩、毫無保留地展示自己的狀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無服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無”和“服”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她在舞臺上無服地展示了自己的舞技,贏得了觀眾們的熱烈掌聲。
2. 這個電影以無服的方式揭示了社會的黑暗面,引起了廣泛的討論。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無服”與“無復”進行聯想,兩者的發音相似,都表示沒有。可以想象一個人沒有衣服,裸露著身體,這樣可以幫助記憶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無服”相關的成語,如“無所不至”、“無所不為”等,以擴大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們在海灘上無服地游泳。
2. 初中生:這個藝術家在舞臺上無服地表演,展示了自己的獨特風格。
3. 高中生:他的言行舉止毫不掩飾,可以說是無服的表現。
4. 大學生:在這個時代,人們更加注重個性展示,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無服地表達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