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旒
成語(Idiom):畫旒
發音(Pronunciation):huà li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用畫筆描繪出的旗幟或旗桿。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這個成語源自于《左傳·襄公三十年》:“畫旗旄以徇。”其中,“畫旗旄”指的是用畫筆描繪出的旗幟或旗桿。這個成語形容人們用心繪制的旗幟或旗桿,意味著對事物的關注和重視。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們對某件事物的關注和重視程度,也可用于形容人們對某個目標的追求和努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相傳,在古代,一位國王下令修建一座宏偉的宮殿,要求將旗幟和旗桿繪制得非常精美。為了完成這項任務,國王找來了一位畫家,這位畫家用心繪制了一面美麗的旗幟和一根華麗的旗桿。國王非常滿意,贊賞道:“你用畫筆描繪出了一面精美的旗幟和旗桿,真是畫旒之才!”從此,這個成語就流傳了下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這個成語由兩個部分組成,分別是“畫”和“旒”。其中,“畫”指的是用畫筆繪制,表示繪制的動作;“旒”指的是旗幟或旗桿。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這個項目非常重視,可以說是畫旒之才。
2. 這幅畫展現了畫家對自然景色的畫旒之心。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畫”字與“繪畫”聯系起來,而“旒”字則可以與“旗幟”或“旗桿”聯系起來,以此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與繪畫相關的成語,如“畫龍點睛”、“畫蛇添足”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喜歡畫旒,每次都會認真繪制旗幟和旗桿。
2. 初中生:老師對這個作品給予了很高的評價,說我是畫旒之才。
3. 高中生:我對音樂非常感興趣,我希望通過不斷努力能夠成為一位真正的音樂畫旒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