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涸魚得水
發音(Pronunciation):hé yú dé shu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在困境中突然得到了解救或幫助,如同干涸的魚兒得到了水一樣。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涸,指水干盡;魚,指在水中生活的動物;得水,指得到水源。這個成語比喻在困境中得到解救或幫助,使人感到非常欣慰和舒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某人在困難時獲得了幫助或突破,也可以用來形容某人找到了適合自己的環境或工作。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相傳,宋代有一位名叫王之渙的詩人,他的一首《登鸛雀樓》被譽為千古絕句。其中有一句“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意為白天的太陽落山了,黃河的水流入了大海。后來,有人將這句詩改編為了“涸魚得水”,用來形容在困境中獲得了解救或幫助的情景。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名詞+動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經過多年的努力,他終于在這家公司找到了一份滿意的工作,如同涸魚得水一般。
2. 在遇到困難時,他的好友伸出了援助之手,讓他感到涸魚得水。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涸魚得水”聯想成一幅畫面,想象一條干涸的魚在水中得到了滋潤和解救的情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其他類似意義的成語,例如“突如其來”、“雪中送炭”等,以擴展對成語的理解和應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考試前丟了筆記本,幸好同學幫我找到了,真是涸魚得水啊!
2. 初中生:在我遇到人生困境時,老師的指導和幫助讓我感受到了涸魚得水的溫暖。
3. 高中生:經過長時間的備考和努力,我終于考上了心儀的大學,就像涸魚得水一樣,我感到非常開心和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