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芒
成語(Idiom):負芒
發音(Pronunciation):fù má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背負著重擔或責任。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負芒一詞來源于《莊子·外物》:“負重而行,雖有巨石無所覺,芒刺在背,猶能載之。”意思是指一個人背負重擔時,雖然感到肩上的巨石并不重,但仍能承受芒刺刺在背上的痛苦。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承擔重任時的堅忍和勇氣。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肩負重任、承受壓力的情況,可以用來描述工作、學習、家庭等各個方面。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古代有一個名叫孟嘗君的國君,他喜歡用負重的方式來考察他的大臣。有一次,孟嘗君讓大臣們背負著一個重物走路,只有一個人背負得住,他就成為了孟嘗君的重要幕僚。最后,只有一個名叫芒仲的大臣成功負起了重物,因此得到了孟嘗君的重用。后來,人們就用“負芒”來形容肩負重任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動詞“負”表示背負,賓語“芒”表示重擔或責任。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公司的核心成員,每天都要負芒扛重。
2. 老師給他分配了一項重要任務,他勇敢地負起了芒。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成“負重”的意思,想象自己背負著一束芒草,以此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負芒相關的成語,如“負荊請罪”、“擔荊斬棘”等,以擴大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努力學習,負芒向前。
2. 初中生:作為班長,我要負芒帶頭,帶領同學們取得好成績。
3. 高中生:我將來想成為一名醫生,負芒救人。
4. 大學生:畢業后要找一份有挑戰性的工作,負芒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