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紀
基本解釋
猶節期。紀為紀年的單位,若干年循環一次為一紀。《漢書·谷永傳》:“陛下承八世之功業,當陽數之標季,涉三七之節紀,遭無妄之卦運,直百六之災阸?!?顏師古 注引 孟康 曰:“至 平帝 乃三七二百一十歲之厄,今已涉向其節紀。”
成語(Idiom):節紀(jié jì)
發音(Pronunciation):jié j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遵守規章制度,恪守分寸,不越界。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節指恪守規定,不越軌;紀指遵循規章制度。節紀合在一起,表示遵守規章制度,守紀律,不越界。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個人或集體遵守規章紀律,不越界,不越權。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節紀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禮儀制度。在古代,人們非常重視禮儀,尊重規章制度。而節紀正是對于這種遵守規章制度的態度的一種表達。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節紀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別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作為一名黨員干部,我們要時刻保持良好的節紀,不違反黨的紀律。
2. 這個團隊非常注重節紀,每個人都嚴格遵守規定,不擅自行動。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節紀和遵守規章制度聯系起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站在一條規定好的線上,恪守分寸,不越界,這樣就能夠遵守節紀。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遵守規章紀律相關的成語,如“守紀律”、“守規矩”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好好學習,遵守老師的教學節紀。
2. 初中生:參加考試時,要嚴格按照考場的規定,遵守考試節紀。
3. 高中生:作為班級的學生干部,我要帶頭遵守紀律,保持良好的節紀。
4. 大學生:在校園里,我們要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保持良好的節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