款縱
成語(Idiom):款縱(kuǎn zòng)
發音(Pronunciation):kuǎn zò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的行為放縱,不受約束,不受拘束。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款縱意為放縱自己的行為,不受約束和拘束。形容人放蕩不羈,不受道德和規范的約束,肆意妄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該成語常用于貶義,用來形容人的行為不端,過于放縱,不受道德和規范的約束。可以用來批評那些不守規矩、肆意妄為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款縱一詞最早出現在《史記·平準書》中。這個故事講述了一個名叫孟嘗君的人,他在秦國任職時,放縱自己的行為,不受拘束,最終導致了秦國的滅亡。這個故事成為了款縱這個成語的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款縱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款”是形容詞,表示放縱、任性;“縱”是動詞,表示放縱、縱容。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自己的行為非??羁v,從不考慮后果。
2. 這個人一直款縱自己,不受任何道德和規范的約束。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
1. 關注詞義:款縱的意思是放縱、任性,可以通過與這個意思相關的形象進行聯想記憶。
2. 聯想故事:可以想象一個人在一個開放的花園里任意游蕩,沒有人來約束他的行為,他放縱自己,隨心所欲。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與款縱相近的成語,如“放縱”、“任性”等,以加深對這類詞語的理解和運用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小明非??羁v,不聽老師的話。
2. 小學生:他們班上有一個同學很款縱,經常不按規矩來。
3. 中學生:作為學生,我們應該遵守紀律,不可款縱自己的行為。
4. 大學生:在大學里,我們要學會自律,不可款縱自己。
5. 成年人:作為一名成年人,我們應該有自己的底線,不可款縱自己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