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門
基本解釋
(1).舊謂尚義的門族。《新唐書·孝友傳·裴敬彝》:“曾祖 子通 , 隋 開皇 中以太中大夫居母喪,哭喪明,有白烏巢冢樾。兄弟八人皆有孝名,詔表門闕。世謂義門 裴氏 。”
(2).舊時為表彰尚義之家而建立的牌坊。《宋史·孝義傳·陳兢》:“ 伯宣 子 崇 為 江州 長史,益置田園,為家法戒子孫,擇羣從掌其事,建書堂教誨之。 僖宗 時嘗詔旌其門, 南唐 又為立義門,免其徭役。”
成語(Idiom):義門
發音(Pronunciation):yì mé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義門指的是為正義、公正而奮斗的門派或團體。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義門是由“義”和“門”兩個詞組成的成語。“義”意為正義、公正,表示追求公平、道義和正義的精神;“門”指的是一種組織或團體。義門成語表示一種為了追求正義而奮斗的群體或組織。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義門常用于形容為了追求公平正義而團結一致的人們,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團體或組織的努力和奮斗。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義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義務團體,如義務軍、義務救火隊等。這些團體都是由志愿者組成,他們為了維護社會秩序、保護人民安全而奮斗。因此,義門成語就是從這些義務團體中衍生出來的。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義門是一個名詞性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義門中的一員,一直在為社會公平正義而奮斗。
2. 這個組織是一個真正的義門,他們為維護社會和諧而努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義門的形象,想象一扇門上寫著“義”的字樣,表示正義和公正。在記憶時,可以將義門與追求公平正義的團體聯系在一起,幫助記憶義門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義務團體和志愿者的信息,了解他們的貢獻和影響。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12歲):我們班級形成了一個義門,大家一起努力學習,互相幫助。
2. 中學生(13-18歲):我希望將來能夠加入一個義門,為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
3. 大學生(19-22歲):作為一名大學生,我認為我們應該組成一個義門,為改善社會環境而努力。
4. 成年人(23歲及以上):我已經加入了一個義門,我們一起為社會公平正義而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