遷客
成語(Idiom):遷客
發音(Pronunciation):qiān k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遷徙的人或群體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遷客是指遷徙的人或群體,特指因戰亂、災害、貧困等原因而離開家園,遷徙到別的地方生活的人。遷客一詞形象地描述了這些人的流離失所和無家可歸的境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遷客一詞常用于描述歷史上的大規模人口遷徙,也可以用于描述現實生活中因各種原因而離開家鄉的人群。可以用于寫作、演講、討論社會問題等場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遷客一詞最早出現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描述了秦始皇統一六國后,大規模遷徙的人群。后來,這個詞擴展到描述各種歷史時期的人口遷徙。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遷客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戰亂中,許多人成為了遷客,無家可歸。
2. 這個城市的遷客人口增加了,給城市的社會管理帶來了一定的挑戰。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遷客”這個詞語的發音“qiān kè”,將“遷”與“千”聯想,表示遷徙的人群眾多;將“客”與“客人”聯想,表示這些人無家可歸,需要他人接納。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人口遷徙相關的歷史事件和現象,了解不同地區的人口流動原因和影響。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很多小朋友在災難中成為了遷客,他們需要我們的幫助。
2. 初中生(13-15歲):歷史上有許多大規模的遷客事件,比如長征和南下。
3. 高中生(16-18歲):現代社會也有許多人因為戰爭和貧困而成為遷客,這是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