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齊
基本解釋
(1).謂天使整齊。《書·呂刑》:“天齊于民。” 孔 傳:“天整齊於下民。”
(2).泉水名。《史記·封禪書》:“ 天齊 淵水,居 臨菑 南郊山下者。” 司馬貞 索隱引 解道彪 《齊記》:“ 臨菑 城南有 天齊泉 ,五泉并出。”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淄水》引《地理風俗記》:“ 齊 所以為 齊 者,即 天齊 淵名也。”
(3). 唐玄宗 封 泰山 神為 天齊王 ,后稱東岳為 天齊 。 清 曹寅 《游仙詩三十韻》:“憶從 梁父 禪 天齊 ,又逐榮光祀 碧鷄 。”參見“ 天齊王 ”。
成語(Idiom):天齊
發音(Pronunciation):tiān q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眾多人的心思、行動一致,達到了一種和諧、統一的狀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天齊由兩個字組成,天指天空,齊指一致、統一。這個成語形象地比喻眾多人的心思、行動完全一致,達到了一種和諧、統一的狀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天齊常用于形容人們的心思、行動完全一致的情況,特別是在團隊合作、集體行動中。它可以用來表達團結一致、協作默契的意義,也可以用來警示人們在行動中要保持一致,避免分歧和沖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天齊的故事并不多見,但有一則寓言故事與之有關。相傳,古代有一只鹿,它的四只蹄子各自為政,沒有統一的領導。有一天,一只獵人發現了這只鹿,準備射殺它。鹿意識到自己的蹄子分散而無法一致行動,于是它想出了一個辦法,用牙齒咬斷了四只蹄子,讓它們重新長出來。從此之后,鹿的四只蹄子變得完全一致,它們能夠協調行動,逃過了獵人的追擊。這個故事寓意著只有心思、行動一致的團體才能取得成功。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天齊是一個主謂結構的成語,天是主語,齊是謂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我們團隊的合作非常默契,心思完全天齊。
2. 在危機時刻,大家都能夠保持心思一致,形成了天齊的力量。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天齊這個成語。可以想象眾多人站在一起,頭頂上的天空是一片統一的顏色,表示大家的心思、行動完全一致,達到了天齊的狀態。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團隊合作、統一行動相關的成語,如“眾志成城”、“同心協力”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班同學一起組織文藝演出,大家的表演都很好,心思天齊。
2. 初中生:在籃球比賽中,我們隊員之間的配合非常默契,心思完全天齊。
3. 高中生:在學校的志愿者活動中,大家都能夠一致行動,形成了天齊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