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官
基本解釋
(1).即水正。傳說中的上古五行官之一。《左傳·昭公二十九年》:“龍,水物也,水官棄矣,故龍不生得。”《禮記·月令》“﹝孟冬之月﹞其帝 顓頊 ,其神 玄冥 ” 漢 鄭玄 注:“ 玄冥 , 少皥氏 之子,曰 脩 ,曰 熙 ,為水官。” 唐 韓愈 《詠雪贈張籍》:“水官夸杰黠,木氣怯胚胎。”
(2).掌管治水、征收魚稅的官。《后漢書·百官志五》:“﹝郡縣﹞有水池及魚利多者置水官,主平水收漁稅。”《晉書·傅玄傳》:“詔曰:‘得所陳便宜,言農事得失及水官興廢……此誠為國大本,當今急務也。’”
(3).道教所奉天、地、水三神官之一。《宋史·方技傳上·苗守信》:“三元日,上元天官,中元地官,下元水官,各主録人之善惡。”
成語(Idiom):水官
發音(Pronunciation):shuǐ gu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官員的職務地位低下,能力也較差。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水官是指官員的職務地位低下,能力也較差。這個成語的意思是,官員的能力就像水一樣平庸,不起任何作用。水官常常用來形容那些沒有才干、無能力的官員。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可以用于批評那些官僚主義、無能力的官員或政府機構。也可以用來形容一些工作中能力不足、效率低下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水官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據說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明朝的小說《水滸傳》中。在故事中,有一個官員叫做“水鏡先生”,他的名字就是源自于水官這個成語。水鏡先生是一個非常無能的官員,他的能力就像水一樣平庸,沒有任何作用。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水官由兩個字組成,分別是“水”和“官”。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部門的領導真是個水官,一點實際能力都沒有。
2. 他雖然是個官員,但是實際上就是個水官,什么事情都辦不好。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水官這個成語與水一樣平庸、沒有作用的形象聯系起來,幫助記憶其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例如“庸官”、“官樣文章”等,來豐富對官員能力和形象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是個水官,什么都不會。
2. 初中生:這個學校的校長就是個水官,對教育一點貢獻都沒有。
3. 高中生:政府的官員有很多水官,他們的能力都很差。
4. 大學生:這個公司的經理就是個水官,沒有任何管理能力。
5. 成年人:政府官員中有很多水官,他們不關心民眾的需求,只顧自己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