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解
基本解釋
◎ 尸解 shījiě
[become celestial] 指修道者遺棄形骸而成仙,為道家用語
近義詞
詳細解釋
同“ 尸解 ”。 晉 葛洪 《神仙傳·王遠》:“汝生命應得度世,欲取汝以補官僚耳。然少不知道,今氣少肉多,不得上去,當為尸解。”《醒世恒言·李道人獨步云門》:“你道怎么叫做尸解?從來仙家成道之日,少不得該離人世……有一樣也似世人一般死了的,只是棺中到底沒有尸骸,這為之尸解。”
謂道徒遺其形骸而仙去。 漢 王充 《論衡·道虛》:“所謂尸解者,何等也?謂身死精神去乎,謂身不死得免去皮膚也……如謂不死免去皮膚乎,諸學道死者骨肉俱在,與恒死之尸無以異也。”《晉書·葛洪傳》:“而 洪 坐至日中,兀然若睡而卒……視其顏色如生,體亦柔軟,舉尸入棺,甚輕,如空衣,世以為尸解得仙云。” 唐 施肩吾 《謝自然升仙》詩:“分明得道 謝自然 ,古來漫説尸解仙。”《花月痕》第四八回:“生死者人之常事,就像那草木春榮秋落一般,成仙的尸解,成佛的坐化,總是一死。”
成語(Idiom):尸解
發音(Pronunciation):shī jiě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尸體解剖或尸骨破碎的景象,比喻形容人或事物被徹底毀滅或破壞。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指人或事物被徹底毀滅或破壞,不可恢復的狀態。這個成語常用來形容某個事物或某個人徹底崩潰或毀滅的情況,形象地表達了事物或人的破碎程度。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們可以使用這個成語來形容某個事物或某個人遭受到了毀滅性的打擊,無法恢復原狀的情況。比如,我們可以用它來形容一個企業在經濟危機中破產,或者一個人在事業上遭受到巨大的失敗。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漢書·王莽傳》中有“尸解”的記載。王莽臨終前,他的遺體被葬在了一個偏僻的地方,沒有人知道他的具體位置。后來,有人在一座山洞里發現了一具尸體,但是尸體已經腐爛得無法辨認。人們將這具尸體埋葬了,并用“尸解”來形容這具腐爛得無法辨認的尸體。后來,這個成語就被用來比喻人或事物被徹底毀滅或破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由“尸”和“解”兩個字組成。其中,“尸”指尸體,“解”指解剖或破碎,表示徹底毀滅的狀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企業在經濟危機中徹底尸解了。
2. 他的夢想遭受到了巨大的打擊,已經尸解了。
3. 那座城市在戰爭中被炸成了廢墟,完全尸解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尸體被解剖或破碎的景象,形象地表達了徹底毀滅的狀態。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尸解”相關的成語,如“尸骨未寒”、“尸位素餐”等,來加深對這個主題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那個小偷被警察抓住后,他的犯罪活動就徹底尸解了。
2. 初中生:他曾經是一個很有前途的籃球運動員,但是因為受傷,他的籃球夢徹底尸解了。
3. 高中生:這個國家的經濟在戰爭中遭受到了巨大的破壞,已經尸解了。
4. 大學生:這個科研項目經過多次失敗后,最終徹底尸解了,無法繼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