覬覦
成語(Idiom):覬覦(jì yú)
發音(Pronunciation):jì y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心生貪欲,垂涎欲得。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覬覦是一個由兩個相同的漢字組成的成語,表達了人心貪婪的欲望。當一個人覬覦某物時,他的內心充滿了渴望和垂涎,想要得到這個東西。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人們對物質財富、權力、地位等方面的貪婪欲望。它可以用于描述個人的欲望,也可以用于描述社會上的貪腐現象。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莊公二十三年》中記載了一個故事。公元前675年,魯國的莊公想要攻打衛國,但是衛國的國君寧殖不愿意歸順魯國。莊公非常覬覦衛國的土地和資源,于是派遣使者去勸說寧殖。寧殖非常聰明,他知道莊公的真實目的是想奪取衛國,于是他回答說:“覬覦不可。”這個故事中的“覬覦”就是指莊公貪婪欲望的象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覬覦”由兩個相同的漢字組成,沒有其他部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覬覦著那塊價值連城的寶石。
2. 這個政府官員覬覦權力,想要掌握更多的權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法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看到了一個非常美味的蛋糕,他的眼睛發亮,嘴巴開始流口水,這個形象可以幫助記憶“覬覦”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覓食”、“覓緣”等,來進一步擴展對于“覬覦”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覬覦著那個新的玩具,希望能夠得到它。
2. 初中生:他覬覦著班級的班長職位,想要成為班級的領導者。
3. 高中生:她覬覦著那所著名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希望能夠被錄取。
4. 大學生:他覬覦著那份高薪工作,希望能夠在畢業后得到這個職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