淵放
成語(Idiom):淵放
發音(Pronunciation):yuān fà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胸懷開闊,志向高遠。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淵放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淵指深水深潭,放指放開、放寬。淵放形容人的胸懷開闊,志向高遠,能夠包容各種事物,不拘泥于小節,有大局觀念。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淵放多用于形容人的胸懷開闊,志向遠大的情況。可以用來贊美有遠大抱負的人,也可以用來自勉,提醒自己要放眼長遠。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淵放的故事起源于《史記·魏豹列傳》。魏豹是戰國時期魏國的一位貴族,他小時候非常聰明才智出眾,但他的父親卻不重視他,認為他只是個不中用的廢物。魏豹后來因為自己的努力成為了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的父親看到兒子的成就后非常后悔,對他說:“我當初真是瞎了眼,沒有想到你能有這樣的成就。”魏豹回答說:“您沒有瞎眼,只是您的眼光太淺了,沒有看到我的潛力。”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有淵博的胸懷和放眼長遠的志向。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淵放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由形容詞性成分“淵”和動詞性成分“放”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個淵放的人,對于各種觀點都能夠包容接納。
2. 我們要向那些淵放的人學習,不拘泥于小節,要有大局觀念。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成淵放就像是一個寬廣而深邃的湖泊,象征著人的胸懷開闊、志向遠大。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如淵博、淵源、淵默等,來進一步豐富詞匯。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他是一個淵放的人,對于每個同學都很友好。
2. 初中生(13-15歲):我希望將來成為一個淵放的人,為社會做出貢獻。
3. 高中生(16-18歲):只有淵放的人才能夠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立足。
4. 大學生(19-22歲):作為大學生,我們應該有淵放的胸懷,追求更高的學術成就。
5. 成年人(23歲及以上):在職場中,淵放的人往往更容易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