啼號
成語(Idiom):啼號
發音(Pronunciation):tí há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哭聲悲痛悲切。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啼號是由“啼”和“號”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啼,指哭泣聲;號,指號哭聲。啼號形容哭聲悲痛悲切,表示痛苦或悲傷到了極點。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啼號常常用來形容極度悲痛或痛苦的情緒,可以用于描述個人的心情或者社會事件中的悲劇性情節。可以用在文學作品、口語交流、演講等場合。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啼號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故事《楚辭·離騷》。這是屈原的作品,他是中國古代著名的詩人和政治家。在這篇詩中,屈原描述了自己被流放的遭遇和內心的痛苦。其中有一句詩:“啼時傷枯骨,號怒驚滄海。”意思是說他的哭聲能震動大地,使大海都感到驚訝。這句詩的意象非常強烈,后來被人們引用并發展成了成語“啼號”。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啼號是一個動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失去了親人,整夜啼號。
2. 她聽到了噩耗,立刻啼號起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其他形容悲痛哭聲的成語進行對比記憶。例如,與“痛哭流涕”、“泣不成聲”等成語進行對比,幫助記憶啼號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悲傷情緒相關的成語,如“淚流滿面”、“傷心欲絕”等。同時,還可以了解其他具有強烈情感的成語,如“歡呼雀躍”、“興高采烈”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看到小狗被欺負,小明啼號著跑回家告訴媽媽。
2. 初中生:考試沒考好,小紅啼號著向老師求助。
3. 高中生:聽到父母離婚的消息,小李啼號著大聲呼喊著不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