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良
成語(Idiom):牢良
發音(Pronunciation):láo liá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品德高尚,忠誠可靠。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牢良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牢意為堅固,良意為善良。牢良形容一個人的品德高尚,忠誠可靠,不輕易受到外界的誘惑或影響。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牢良常用于描述一個人在困難或考驗面前能夠堅守正義和原則,不受外界誘惑而始終保持忠誠和可靠的品德。可以用來形容忠誠的朋友、可靠的員工或有堅定信仰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中有一則故事,說的是齊國的宰相管仲在位時,有一次他與國君齊桓公一起出征,途中齊桓公受到了誘惑,想要背叛盟友。管仲不僅沒有同意,還勸阻齊桓公,堅持忠誠于盟約,最終挽救了齊國的聲譽。因此,管仲被稱為忠誠可靠的典范,有了“牢良”這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 + 形容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以來都是一個牢良的朋友,從不會背叛。
2. 這個員工工作認真負責,非常牢良可靠。
3. 在困難的時候,他表現出了牢良的品質,始終堅守原則。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牢良”拆分為“牢”和“良”,牢意為堅固,良意為善良。可以聯想一個堅固的牢房,里面關著一個善良正直的人,表示這個人的品德高尚,忠誠可靠。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閱讀相關的故事或歷史事件,了解更多與忠誠、正直有關的成語和故事,如“忠誠不二”、“忠心耿耿”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好朋友非常牢良,從來不會說別人的壞話。
2. 初中生:我們班的班長非常牢良,經常幫助其他同學解決問題。
3. 高中生: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中,只有那些牢良的人才能獲得信任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