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奸
基本解釋
見“ 發姦 ”。
亦作“ 發奸 ”。揭發壞人壞事。《韓非子·制分》:“發姦之密,告過者免罪受賞,失姦者必誅連刑。”《漢書·尹翁歸傳》:“案事發姦,窮竟事情, 延年 大重之。” 金 元好問 《輔國上將軍京兆府推官康公神道碑》:“公發姦擊彊,尤更致力,旬月之頃,治效卓然。” 明 何景明 《內篇》之十六:“司法者,人之司命也。發奸糾邪,董正弼善,司法是據。”《清史稿·世祖紀二》:“國家設督撫巡按,振綱立紀,剔弊發奸,將令互為監察。”
成語(Idiom):發奸(fā jiān)
發音(Pronunciation):fā ji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們行為不端、背離道德,進行惡劣行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發奸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發意為行為、作為,奸意為不正當、邪惡。發奸的意思是指人們行為不正、背離道德,進行惡劣行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發奸一詞常用于道德教育、警示教育等場景中,用來批評、譴責那些違背道德準則,從事不正當活動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發奸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個故事。相傳,春秋時期,齊國有位名叫公孫舍的人,他為人陰險狡詐,經常進行各種惡劣行為,破壞社會秩序。后來,公孫舍被人揭發,受到了嚴厲的懲罰。從此,人們用“發奸”來形容那些行為不端、背離道德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發奸屬于動賓結構的成語,由“發”和“奸”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被指控參與了一起發奸案。
2. 這個公司的老板經常利用職權進行發奸行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在黑暗中偷偷行動,背離道德準則,進行惡劣行為的場景,這樣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道德相關的成語,如“守正不辱”、“正直無私”等,以提高道德意識和修養。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偷偷拿走了我的鉛筆盒,真是發奸!
2. 初中生:他利用職務之便,收受賄賂,被指控發奸。
3. 高中生:這個政府官員涉嫌貪污,參與發奸行為,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