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牛
基本解釋
因雌雄相誘而走失的牛。亦喻毫不相干的事物。 南朝 陳 徐陵 《與楊仆射書》:“方今 越裳 藐藐,馴雉北飛; 肅眘 茫茫,風牛南偃。”《隋書·禮儀志三》:“ 后魏 及 齊 ,風牛本隔,殊不尋究,遙相師祖,故 山 東之人,浸以成俗。” 明 張煌言 《答趙安撫書》:“倘論踐土食毛之誼,于北朝原等風牛。”參見“ 風馬牛不相及 ”。
成語(Idiom):風牛(fēng niú)
發音(Pronunciation):fēng ni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風力極大,猶如牛一樣強大的氣勢。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風牛是由“風”和“牛”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意思是形容風力極大,猶如牛一樣強大的氣勢。它用來形容風勢非常猛烈,有時甚至可以把房屋吹倒,樹木連根拔起。這個成語也常用來形容人的力量、氣勢等非常強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風牛這個成語可以用于形容自然界中的風力,也可以用來形容人的力量、氣勢等。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來形容風勢猛烈,比喻某種力量或者氣勢非常強大。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風牛的故事并不多見,但有一種說法是它源自于古代傳說中的神話故事。據說,古代有一種神獸叫做“風牛”,它的力量非常強大,可以控制風的方向和速度。因此,人們就用“風牛”來形容風勢非常猛烈的情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風牛這個成語是由兩個字組成的,分別是“風”和“牛”。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昨天晚上的臺風真是風牛啊,把我們家的樹都吹倒了。
2. 這個運動員的力量真是風牛,他一下子就把重達500斤的物體舉起來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風牛”形象化,想象一只巨大的牛在狂風中奔跑的場景,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風有關的成語,如“風雨如晦”、“風馳電掣”等,可以幫助擴展對于成語的理解和應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8歲):今天的風好大,就像一頭風牛一樣。
2. 初中生(14歲):這個運動員的力量真是風牛,他一下子就把重達500斤的物體舉起來了。
3. 高中生(17歲):這個演講者的氣勢真是風牛,他的演講讓人印象深刻。
4. 大學生(20歲):這部電影的特效真是風牛,讓人看得目瞪口呆。
5. 成年人(30歲):這個項目的發展勢頭真是風牛,每天都有新的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