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救過不給
發音(Pronunciation):jiù guò bù gě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接受別人的幫助或拯救后,卻不回報或不感激。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救過不給是一個貶義成語,形容接受別人的幫助或拯救后,卻沒有回報或表示感激之情。這種行為被認為是不誠實、忘恩負義的表現,是一種不道德的行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那些接受別人的幫助卻不回報的人,或者形容那些不感激他人幫助的人。這個成語常常用于批評和諷刺的語境中。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救過不給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戰國策·齊策一》中的一則故事里。故事講述了戰國時期,齊國的孟嘗君被魏國的圍攻所困,向魏國求救。魏國派出援軍成功解救了孟嘗君,但是孟嘗君卻沒有回報魏國,甚至還對魏國出言不遜。這個故事成為了后來救過不給這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救過不給是一個四字成語,由兩個動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曾經救過我,但現在我需要幫助時,他卻漠不關心,真是救過不給。
2. 他完全不知道感激,救過不給的態度讓人很失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救過不給的含義與一個不誠實、忘恩負義的人聯系起來進行記憶。可以想象一個人被救了一命卻不回報,對別人漠不關心的情景。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如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恩將仇報等,從而豐富自己的成語知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小明幫小紅把玩具撿起來了,但小紅沒有說謝謝,真是救過不給。
2. 小學生:老師給我補習了很多課程,但我沒有好好復習,真是救過不給。
3. 中學生:朋友幫我寫了一篇作文,但我卻沒給他寫一篇,真是救過不給。
4. 大學生:同學幫我借了書,但我卻沒有還給他,真是救過不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