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撲撲
灰撲撲(huī pū pū)
發音:huī pū pū
基本含義:形容灰塵或塵土飛揚的樣子。
詳細解釋:灰撲撲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灰塵或塵土飛揚的樣子。它常常用來形容某個地方非常臟亂或沒有清潔干凈的樣子。比喻事物沒有秩序或整潔。
使用場景:灰撲撲一詞常常用來形容房間、書桌、衣服等地方或物品沒有打掃干凈,也可以用來形容人的形象不整潔或不得體。
故事起源:灰撲撲這個成語最早出自《西游記》。故事中,孫悟空在花果山上學習道法,但他心不在焉,經常偷懶。一天,他被觀音菩薩叫去,觀音菩薩發現孫悟空身上滿是塵土,就用手一拍,灰塵撲撲地掉下來,因此形成了這個成語。
成語結構:灰撲撲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形容詞“灰”和動詞“撲撲”組成。
例句:
1. 我的書桌上灰撲撲的,看起來好臟。
2. 她的衣服上沾滿了灰塵,灰撲撲的樣子讓人不舒服。
記憶技巧: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房間或地方非常臟亂,充滿了灰塵,灰塵飛揚的樣子,就是灰撲撲的場景。
延伸學習: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整潔、清潔相關的成語,如“井然有序”、“一塵不染”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我家的客廳灰撲撲的,媽媽說要我幫忙打掃。
初中生:考試前一天晚上,我整個房間都是書,灰撲撲的,一點也找不到東西。
高中生:他的形象太糟糕了,衣服灰撲撲的,一點都不得體。
【版權聲明】 本文為查字典網站原創文章,版權歸查字典所有。未經許可,禁止轉載、復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內容。違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