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末
基本解釋
排在最后。《老殘游記續集遺稿》第一回:“大家讓 德夫人 同 環翠 先行, 德慧生 隨后, 老殘 打末。”
成語(Idiom):打末
發音(Pronunciation):dǎ mò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處理事情時只顧一時的利益,不顧長遠的利益。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打末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打”意為“處理”,“末”意為“末尾”。打末的基本含義是指只顧及事情的末尾部分,而忽略了整個事情的全局和長遠利益。這個成語常用來批評那些只關注眼前利益,不考慮長遠發展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打末這個成語可以用于各種場景中,特別是在談論管理、決策、規劃等方面的時候。它可以用來批評那些只顧眼前利益,不考慮長遠發展的企業、政府或個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打末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個故事。相傳,有一位叫做孔融的年輕人,他在家里種了一棵桃樹。有一天,他看到桃樹結出了許多嫩芽,但他卻急著想吃桃子,于是他把所有的嫩芽都剪掉了。結果,桃樹沒有長出任何桃子。這個故事告訴人們,只顧眼前利益而忽視長遠規劃是不明智的。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打末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其中“打”是動詞,“末”是賓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只顧著眼前的利益,完全是打末的做法。
2. 我們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問題,要考慮到整個局勢,不能打末。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把“打末”理解為“打破末尾”的意思,即只顧眼前利益而破壞了事情的長遠發展。這樣的記憶方法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打末相關的成語和俗語,如“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眼光短淺”等,以擴展你的詞匯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只顧著自己的游戲,不顧朋友的感受,真是打末。
2. 初中生:政府應該考慮到環境保護的長遠利益,不能只顧眼前的經濟發展,否則就是打末。
3. 高中生:企業應該制定長遠的發展規劃,不能只追求眼前的短期利潤,否則就是打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