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尺
基本解釋
問候的尺牘。 宋 強至 《回殿前郝太尉書》:“日圖綏御之經,坐曠寒暄之問,首紆訊尺,備戢謙懷。”
成語(Idiom):訊尺
發音(Pronunciation):xùn ch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通過某種方式了解情況、獲得信息。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訊尺是由“訊”和“尺”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訊”指的是詢問、打聽、查問,表示獲取信息的行為;“尺”指的是尺度、標準,表示衡量、評判的標準。訊尺的意思是通過一定的方式來了解情況、獲得信息,并以此為依據進行判斷或評價。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訊尺一詞常用于形容人們通過詢問、觀察、調查等方式來獲取信息的行為。它可以用來表達人們在決策、評價、判斷等方面的謹慎和客觀,也可以用來指責那些只憑主觀臆斷而不去了解真相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訊尺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莊子·逍遙游》一文中。故事中,莊子和他的朋友齊物問道:“夫子固窮乎?”莊子回答說:“固窮也,不窮也。”齊物不解,追問其原因。莊子說:“吾有寶。”齊物驚訝地問:“何謂寶?”莊子回答說:“吾有無為之寶。”齊物繼續追問:“何謂無為之寶?”莊子說:“吾得之于訊尺。”這里的訊尺指的就是通過了解事物的本質和規律來獲取寶貴信息的方法。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由動詞“訊”和名詞“尺”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善于訊尺,從不輕易相信別人的話。
2. 在做決策之前,我們應該先訊尺一下相關的情況。
3. 這個項目的成功與否,需要我們用訊尺的眼光來看待。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訊尺”視為一把測量工具,通過測量、調查等方式來獲取信息。可以通過想象自己持著一把尺子在詢問、觀察、調查的過程中,獲取到寶貴的信息。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除了了解訊尺的基本含義和用法外,還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獲取信息相關的成語,如“探囊取物”、“耳濡目染”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圖書館訊尺了很多關于動物的書籍。
2. 初中生:老師讓我們訊尺一下這個歷史事件的背景。
3. 高中生:在選擇大學專業之前,我需要訊尺一下各個專業的就業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