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許
成語(Idiom):應許(yìng xǔ)
發音(Pronunciation):yìng x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答應別人的請求或承諾。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應許指的是答應別人的請求或承諾。這個成語強調了一個人對自己的言行負責,表示會遵守自己的承諾或諾言。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應許通常用于形容一個人言出必行,言而有信。可以用來表達對他人的承諾和諾言,強調履行承諾的重要性。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根據史書記載,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南北朝時期的《魏書·卷五十九·崔浩傳》中。故事講述了崔浩在擔任官職期間,以言出必行的態度對待公務,深受人們的稱贊。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應許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向我應許,明天一定會來參加我的生日派對。
2. 我們應許了他的請求,會盡快提供幫助。
3. 作為一個領導,必須言出必行,履行自己的應許。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應許這個詞語與“應該許下承諾”的發音進行聯想。也可以通過多次重復和使用這個成語來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其他與承諾和諾言相關的成語,如“言而無信”、“信守承諾”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老師應許我明天會帶來好吃的零食。
2. 小學生:我應許媽媽,一定會按時完成作業。
3. 初中生:我們應許團隊合作,共同完成這個項目。
4. 高中生:老師應許我們會為我們的學習提供更多的資源。
5. 大學生:我應許我父母,會努力學習,爭取取得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