聳干
成語(Idiom):聳干
發音(Pronunciation):sǒng g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高大挺拔,傲然挺立的樣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聳干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聳”意為高大挺拔,傲然挺立,“干”指的是樹干或柱子。聳干形容物體高大挺拔,矗立于眾物之上的姿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建筑物、山峰、樹木等高大挺拔的形象。也可以用來形容人的精神面貌或品質傲然挺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襄公十年》中有一則記載,說的是齊國的襄公在任期間,為了修建宮殿,征集了大量的百姓勞力。有一天,襄公路過工地,看到一根木頭被放在地上,高大挺拔,就問工匠為什么沒有用這根木頭修建宮殿。工匠回答說,這是一根聳干,因為它太高大了,無法用來修建宮殿。襄公聽后深感敬佩,于是將這個詞語用來形容高大挺拔的事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式。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座高樓聳干入云,成為城市的地標。
2. 那棵參天大樹聳干入云,給人一種威嚴的感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聳”字的發音和形狀,想象一根高大挺拔的樹干“聳立”在地上的形象,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高大挺拔相關的成語,如“巍然屹立”、“摩肩接踵”等,豐富自己的成語知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大樹聳干入云,好像一把巨大的傘。
2. 初中生:高樓大廈聳干入云,給城市增添了壯麗的景觀。
3. 高中生:歷史上有許多偉人聳干于世,為國家和人民作出了巨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