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喪
成語(Idiom):監喪
發音(Pronunciation):jiān sā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官員在喪失職責、玩忽職守的情況下,被人監督、檢查和責備。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監喪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監指監督、檢查,喪指失職、玩忽職守。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官員失去職責感和紀律性的情況下,被人監督、檢查和責備的現象。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監喪一詞常用于批評官員的行為,特別是那些不履行職責、不負責任的官員。它可以用來形容官員在處理公務時不認真、敷衍了事,或者對自己的職責不負責任的態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官員制度。在古代,官員的職責是管理和服務人民,但是有些官員卻忽視了自己的職責,只顧個人私利而不顧公眾利益。這些官員被人民視為失職的對象,因此人們用“監喪”來形容這種情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監喪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其中“監”是動詞,表示監督、檢查,而“喪”是賓語,表示失職、玩忽職守。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位官員在處理公務時總是敷衍了事,真是個監喪之人。
2. 這個單位的領導對下屬的工作從不關心,真是個監喪之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監喪”這個成語拆分成兩個部分來記憶。首先,將“監”這個字與“監督”聯系起來,表示監督、檢查。然后,將“喪”這個字與“失職”聯系起來,表示失職、玩忽職守。通過將這兩個部分聯系在一起,可以更容易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監喪這個成語感興趣,可以進一步了解其他與官員、職責相關的成語,如“玩忽職守”、“秉公無私”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老師不好好教書,真是個監喪之人。
初中生:這個班主任對學生的問題從不關心,真是個監喪之輩。
高中生:有些政府官員只顧自己的私利,完全失去了為人民服務的職責感,真是一群監喪之人。